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佛教


佛教,是古印度的悉達多·喬達摩(佛教信徒尊稱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創立的一個宗教或學說,在世界上尤其是對於東亞南亞地區有過廣泛的影響。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4億左右佛教信眾,人數僅次於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1][2]
」,全稱「佛陀」,意思是覺悟者。[3]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按照佛教的觀點,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生死。惟有斷滅貪、嗔、痴的人才能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道理。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從悉達多的教訓裏,看透苦迫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
現在的佛教按教理劃分可分為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兩大支。佛教按歷史時期劃分可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三個時間段,其中部派佛教又被稱為小乘佛教。佛教按地理位置可分為南傳佛教北傳佛教二大傳承,隨著藏傳佛教的出現,北傳佛教又分為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佛教按修行和傳授方式可分為顯教密教密教大致包括了印度的金剛乘佛教和西藏的藏傳佛教。按顯教密教劃分法,除了密教其他的就全部是顯教。詳細的分類請參考佛教宗派
來自鹿野苑的笈多王朝公元四世紀的釋迦牟尼佛陀佛像,現藏於鹿野苑博物館

目錄

  [隐藏

[编辑]歷史背景

[编辑]古代的社會階級制度

佛教出現前的古印度社會,婆羅門教信奉神靈主宰一切,認為通過對這些神靈進行祈禱,就可以獲得現世的種種好處,於是漸漸出現各種祭祀,以及對各種神靈贊詠,進而成為四種《吠陀》。
根據玄奘法師的名著《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其婆羅門,學四吠陀論。一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曰祠,謂享祭祈禱;三曰平,謂禮儀占卜,兵法軍陣;四曰術,謂技能伎數,禁咒醫方。」
因為種族等級、社會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長期巨大差異,古印度社會漸漸分化成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等四種非常不平等的階級,其中婆羅門主要從事祭祀,剎帝利世襲軍政,吠舍經營工商手工業等,首陀羅則為貧窮的自由民,從事更為低賤的職業。除此之外還有在四種姓外的「賤民」階層,地位更低,被稱為「不可觸者」。[4][5] 唐朝留學印度的義淨法師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這樣記載:「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為貴勝,凡有坐席,並不與餘三姓同行。」(印度古來譯作天竺,有東、南、西、北、中之分,稱為「五天」。)依據《吠陀》聖典,「原人」(參見《梨俱吠陀》中的《原人歌》)在創造人時,婆羅門是從口生,剎帝利從肩生,吠舍從腹生,首陀羅則從足生。時至今日,雖然經過了聖雄甘地等人的改革,種姓制度仍在印度社會有很大影響。

[编辑]非婆羅門思想

主條目:六師外道
在公元前六世紀到五世紀,出現了各種非婆羅門思想,主要有以下六個流派:
  1. 阿耆多派:他們認為人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成,否認靈魂,反對祭祀,以追求現世快樂為目的;
  2. 散惹夷派:主張對一切問題不作決定說,認為哲學辯論,得不到最後的解答和知識;
  3. 末伽梨派:主張沒有業報,一切修行都徒勞,只要經過很多世,大家都會解脫,屬於定命論者
  4. 不蘭迦葉派:也是否認善惡報應,否認社會道德,主張縱慾
  5. 波浮陀派:認為人由地、水、火、風、樂、苦、命等七大元素組成,元素分離便是死亡,爾元素永存;
  6. 尼乾子派:主張通過苦行,來加速受業報,從而更快地解脫。嚴禁祭祀,嚴格地不殺生,有的甚至衣服都不穿,被戲稱為裸行外道,後來發展成為耆那教。至今,耆那教在印度仍有信仰者。
佛陀在婆羅雙樹間進入涅槃

[编辑]佛教史說

主條目:佛教歷史釋迦牟尼
佛教由古印度悉達多·喬達摩35歲時創立,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二樣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前588年。當時悉達多在畢缽羅樹(佛教信徒尊稱菩提樹)下悟道,成立佛教。準備妥當之後,悉達多於是走遍恆河谷各地向人傳教。社會各階層和各種身分的人都來聽他演講而成為他的弟子。在其後的幾十年中遊走四方,招收了許多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到他在80歲的高齡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時,他已聲名大噪。
悉達多離開人世後,弟子們整理出他的言行說教,通過幾次結集,成為經、律、論「三藏」。五個比丘接受了悉達多的教訓之後,成為第一批僧侶和尚[6]。佛教的三寶就此完成,那便是佛、法、僧。據稱這三寶乃是助人覺悟之途。
公元前第三世紀,在悉達多去逝後大約200年,佛教最大的擁護者阿育王出現了,當時印度的大部分地方均受他管轄。征服所造成的屠殺和暴亂使他深感憂心,於是加入佛教,並予以國家的支持。他設立佛教碑碣,舉行結集,勸諭人民按照佛教的訓誨而生活。阿育王也派遣佛教傳教師到印度各地和錫蘭埃及等地宣教。可以理解的是,阿育王被視為佛教的第二位創立者。隨著形勢的發展,佛教修正並發展了悉達多的學說,分化為18個部(有的說是20個部)。非佛教信仰者的現代學者主張1世紀時產生了大乘佛教,但大乘佛教的信仰者主張大乘佛教直接來自悉達多。
孔雀王朝開始,佛教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南傳佛教(又稱為上座部佛教)經由錫蘭傳播到東南亞一帶,主要影響東南亞的中南半島等地。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早在公元1世紀的東漢時佛教就傳入中國,後又傳入古朝鮮日本;北傳佛教於公元8世紀正式傳入印度北鄰的西藏;至此,北傳佛教分為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兩支。藏傳佛教這個教派對西藏人民的生活文化有極大的影響,後來又傳入蒙古中國東北等地區。到公元第六或第七世紀,藏傳佛教在遠東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佛教雖在古印度經歷過無比的輝煌,其影響力也廣傳至亞洲其他地方,但在印度本土卻逐漸衰微。佛教在古印度建立了第一流的學術中心,如那爛陀寺等大學就是教授佛法和當時科學及各家哲學的最高學府。但由於古印度佛教特重對出家人的教育,且熱衷於高深學術的思辨,而無形中相對忽視了對在家信徒的教育,僧團遂逐步成為與在家信徒疏遠的精英集團。此外,佛教未能像印度教等其他宗教那樣將佛教建立為在家信徒的家庭傳統,這樣佛教在古印度就漸漸失去了民眾基礎。一旦失去國王們和上層的支持就更加速了佛教在古印度的衰落。十二世紀晚期,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入侵印度時,對佛教並不友善。那爛陀寺等佛教寺廟被穆斯林軍隊夷為平地。尤其是那爛陀寺的圖書館被付之一炬,致使佛教和古印度文明的大量典藉從此消失。這一時期古印度佛教的典章文物幾乎喪失殆盡。劫後的佛教學者多攜帶典藉遠走西藏等地。佛教聖地,例如佛陀出生地的蘭毗尼,也淪為廢墟。到第13世紀,佛教在祂的發源地印度已差不多消失蹤影了。有人認為佛教採納了婆羅門教的陋習,從而加速了佛教在印度的衰亡,但這一觀點是缺乏有力的證據支持。
在公元二十世紀下半葉,佛教經歷另一次改變。由於中國蒙古中南半島各國的變動,佛教受到嚴重的打擊。寺院和廟宇被摧毀,僧尼被驅逐、監禁、甚至殺害。不過,佛教的勢力仍然深植在這些地方人民的思想之中。
阿難尊者畫像

[编辑]基本教義

主條目:佛教術語
佛教的基本教義從解脫眾生苦難為出發點,以四諦十二緣起為核心。

[编辑]輪迴

主條目:輪迴
佛教認為一切未解脫的有情眾生都在天界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道裡生死流轉,無有止境。注意:輪迴的學說不是佛教新創的學說,佛教產生之前婆羅門教就有該學說,至今印度教各派仍然有該學說。

[编辑]四聖諦

主條目:四聖諦
根據佛教,四聖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
  • 苦諦:佛教認為人生在世,誰也免不了生老病死。這些苦難不會因為人死亡結束,因為人死之後不是徹底消失,仍然會輪迴不息,不論在地獄還是人間,苦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7] 佛教還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這叫做無常。對眾生來說,因為於無常敗壞法起貪著,則將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說無常故苦。
  • 集諦: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8] 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情眾生之所以會受苦,在於因無明而於六根觸受起愛執,而導致後有生死的純大苦聚集。
  • 滅諦:佛教認為只要是輪迴,就無法避免會受苦。有情眾生要想從苦中真正的、徹底的解脫出來,只有脫離輪迴這一個辦法。[9]
  • 道諦:為了脫離輪迴,必須進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依八正道,便可以達到涅槃,永遠從輪迴中解脫出來,證得阿羅漢[9]
四聖諦分為三轉十二行:
  • 初轉四行:知苦;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
  • 二轉四行:對苦更深入了解;對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經有些許的苦,因為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
  • 三轉四行:知道苦已不再來;苦因已消除完畢;所有苦皆滅盡;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
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了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敘述。

[编辑]十二因緣

主條目:十二因緣
佛教認為,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
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著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恆常。
十二因緣具體內容: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無明」是指對「五蘊因緣生而當下敗壞不知」,因對五蘊因緣生而當下敗壞不知而生起貪愛,生起貪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稱為「行」。
由此執為有我進而推動的意志行為,驅使「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此為內在活動。
而我們真正可以觀察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境「色聲香味觸法」,而升起六種覺知「六識」,上述為「六入」。
六入處所引發的運作稱為「觸」,由觸引發苦受、樂受、中性受,及聯想和意志行為,簡稱為「受」。
由樂受引發貪愛,苦受引發排斥,此為「愛」。由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種執取稱為「取」,同「行」的定義。
由取而引發「有」,有的意義即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
這部份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具體展現。
有「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即稱為「生」,由生則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種種痛苦,乃至於死亡。
覺悟到十二因緣而得到解脫的修行者被稱為解脫者。不論是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是以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的真相,從而覺悟,並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而達到圓滿的解脫。

[编辑]佛教理論的發展

以上所講的四聖諦是喬達摩悉達多在世時對其弟子們宣講的教義,這些教義後來被現代學者稱為原始佛教。有人主張, 喬達摩悉達多滅度之後,佛教經歷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幾個主要階段。但此一觀點並未得到普遍認同。無論如何,四聖諦始終是佛教理論的基礎。

[编辑]部派佛教

主條目:部派佛教南傳佛教
北傳佛教中,主流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信仰者一般將與大乘佛教興起之前的佛教理論稱為小乘佛教理論,以示貶義。有人認為,在當前的漢語之中,「小乘佛教」一般作為歷史名詞使用,並不含有貶義。但在一般人普遍的認知中,相較於「大乘」,「小乘」一詞確實含有貶謫意味,故此種爭議性語詞在相互尊重的原則下,多數良知謙和的大乘佛教徒已漸漸改除不用。[10] 一般,小乘佛教指根本分裂之後所產生的部派佛教教團,亦包括大乘興起後仍然活躍的諸部派。
部派佛教傳統上說18個部派,但真實存在的數字應當在其以上。這些部派對於佛教理論進行了各種探索,並可能孕育了早期的大乘佛教。現在對於部派佛教各部派的理論尚不能進行完善的研究,但根據《異部宗輪論》和《大毘婆沙論》等文獻,大致可以看到一些各部派重要的論點。由這些論述可見,部派佛教面貌是非常不同的,例如關於「法空」的問題,既有認為三世法實有的說一切有部,也有說一切皆空的方广部
部派佛教的留存主要為南傳巴利文文獻以及漢譯說一切有部的論書(其他部派的論書在漢譯文獻中也有保存,但數量遠不及有部的資料)。

[编辑]大乘佛教

主條目:大乘佛教
如果說小乘佛教的核心是「苦」,講究拯救自我,那麼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悲」和「空」,講究普度眾生。大乘佛教認為這個世界,不論是有情眾生還是物質元素,乃至時間空間,都是人們所感知的假象,並非真實存在。「六道」,甚至「」本身,在大乘佛教看來都是有情所感知的假象而已。而且即使從六道輪迴中脫離出來,成為阿羅漢,按照大乘佛教的標準來看只能算是解脫個人的苦,不是圓滿的覺。而真正徹底的解脫,只有生起對一切眾生的大悲,為究竟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而成佛才能達到。眾生都應該成佛,眾生也都能夠成佛(瑜伽宗主張除一闡提外,眾生都能成佛)。眾生在成佛之前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進行艱苦的修行。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主要是六種,稱為六度(或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這種以成佛為終極目標進行修行的佛弟子稱為菩薩

[编辑]禪宗思想

主條目:禪宗
南北朝時期,印度僧人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創立了禪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禪宗法門。禪宗認為解脫不在身外,也無須藉助經典的指導。解脫之道就在人的內心,只要能夠放下執著,放下自我,便是解脫
根據禪宗傳說,菩提達摩為東土(中國)的禪宗初祖,其後師徒次第相傳,直到傳到五祖弘忍之後,禪宗發生分裂,神秀惠能各號六祖,這兩個傳承分別被稱為北宗南宗。經歷了一系列的辯論交鋒最終以惠能之徒神會滑台大會中辯論勝利為標誌性事件,以惠能為六祖的南宗後來居上,成為了中國禪宗的主流,並發展到五家七派的規模,蔚為大觀。
唐代以降,禪宗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興旺,禪宗思想本身也經歷了很大的發展,並對中國的文學、藝術、思想文化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傳入日本朝鮮半島越南漢字文化圈地區。

[编辑]淨土信仰

主條目:淨土宗
廣義的淨土信仰主要包括西方淨土信仰,彌勒淨土信仰,阿閦佛國信仰,東方琉璃光世界信仰等等,其共同點在於希望通過諸佛/菩薩的願力,從這個世界(濁土)死後可以進入諸佛/菩薩所在的淨土。因此,淨土信仰是佛教中特殊提倡他力的信仰形態。在諸多淨土的信仰中,以西方淨土信仰在中國最為興盛,並發展為中國佛教八宗之一的淨土宗。 淨土宗因提倡淨土法門而得名。淨土法門主要是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信仰,其初祖被認為為東晉慧遠曇鸞,並經道綽善導等人發揮,進行理論上的論述,而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
淨土思想源頭雖在印度,而其成為宗派是在中國。其主要內容為依靠阿彌陀佛在修行時所發的四十八個大願,通過「念佛」而往生西方淨土,成為阿彌陀佛的眷屬。關於念佛,包括「觀想念佛」(念佛三昧)和「口稱念佛」(即誦阿彌陀佛名號)二種,學界一般認為觀想念佛為早期淨土宗的修行方式,而口稱念佛則流行於道綽之後。
淨土宗對日本有重大的影響,不僅傳入並影響了日蓮宗等宗派的形成,並衍生出了稱為淨土真宗的重要宗派。

[编辑]金剛乘佛教

主條目:密宗藏傳佛教
現代學者認為大約在公元6、7世紀,密教興起。有人認為密教是大乘佛教吸收印度原始婆羅門教和性力派的一些思想理論和修行方法後產生的。其教義與大小乘佛教同樣是建立在三法印之上,為了希望迅速成佛,所以在修習大小乘共同道,在出離心、菩提心的基礎上以「持咒」、「觀想」等來修習止觀,從而迅速積極福德和智慧二種資糧。

[编辑]世界觀

[编辑]

依據大智度論:自壽自十歲,百年增一至八萬四千歲為止,然後再百年減一至十歲為止,如是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經成、住、壞、空,四中劫為一大劫,即一世界成毀的時間。若用數學方程式,寫出小劫、 中劫、大劫的演算法,即是:
一小劫等於(84,000-10)*100*2=16,798,000年
一中劫等於二十小劫=16,798,000*20=335,960,000年
一大劫等於四中劫=335,960,000*4=1,343,840,000年

[编辑]三界

欲界(11天)
色界(18天)
初禪三天:梵眾、梵輔、大梵
二禪三天:少光、無量光、光音
三禪三天:少淨、無量淨、遍淨
四禪九天:(四根本)福生、福愛、廣果、無想 (五不還)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
無色界(4天)
空處、識處、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處

[编辑]佛教徒

主條目:佛教徒
佛教徒(佛弟子)可分為出家眾在家眾。依性別,在家眾可分為優婆塞優婆夷等二眾。出家眾再細分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稱五眾,與在家二眾合稱七眾。

[编辑]佛教徒遵守的戒律

在家眾的居士和居士女在皈依後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遵守五戒,分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是為了培養慈悲心、妄語之中,尚包括兩舌、惡口、綺語。偷盜和邪淫也是世間法禁止的罪行、不飲酒不是為了避免酒精亂性而破壞團體生活的秩序,而是因為酒精麻醉的作用影響智慧的獲得。佛弟子不遵守五戒不影響成為佛弟子。在家眾可以持的戒律除三皈五戒之外,還有八戒和菩薩戒,此外,在八關齋戒過程中也可以臨時(一天一夜)受出家眾的具足戒。作為受戒了的在家眾,有必要經常復誦和學習戒律。
作為出家眾的比丘比丘尼須受具足戒沙彌沙彌尼須受沙彌戒式叉摩那則受六戒。總的來說,出家眾的戒律要比在家眾詳細得多,其中,比丘的具足戒共250戒,比丘尼則有348戒。沙彌、沙彌尼和式叉摩那因為是向正式的比丘和比丘尼過渡的階段,故戒律方面輕得多。按照佛制,比丘和比丘尼當在每月的月初和月中舉行布薩,學習戒律,若有犯戒律需要懺悔者則當眾懺悔。
香港的天壇大佛

[编辑]佛教的影響

佛教在亞洲國家的影響最深,佛教思想已經融入信仰佛教國家的人民的生活中。但是在印度,佛教的影響力卻日趨衰落,佛教徒只佔印度人口的0.71%[11],分佈也很零散。
佛教對盛行的國家和地區都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包括文化藝術等許多領域。梁啟超認為「佛教是建設在極嚴密極忠實的認識論之上,用巧妙的分析法解剖宇宙及人生成立之要素及其活動方式,更進而評判其價值,因以求得最大之自由解放而達人生最高之目的者也。」[12]
美國大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006年9月14日指出佛教在美國近年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已有信徒150萬左右,是美國第4大宗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是後來改信佛教的。並指出「佛教最吸引西方人的地方之一在於,人們認為像嘉瓦仁波切一行禪師這樣的傑出佛教大師們在向社會貢獻智慧,而不是在要求別人信奉什麼。」
現代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評論佛教說:
「未來的宗教將是宇宙的宗教。它應當超越個人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兩方面。它的根基,應建立在某種宗教意識之上,這種宗教意識的來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來經歷時得到的體驗。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種宗教。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愛因斯坦曾研究過《大藏經》,並寫道:「如果將來有一個能代替科學學科的話,那麼這一學科唯一的就是佛教。」「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完美的宗教應該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個神化的人,放棄了死板的信條教義,及主從觀念,基於物質和精神的經驗而渾為一體,那只有佛教才能完全符合這些條件。」[13]

[编辑]佛教典籍

主條目:佛經列表
狹義的佛教典籍包括經、律、論三藏,是佛說的經典,又稱為經藏,音譯為修多羅,指的是一串香花;律藏音譯為楗度、戒律為毘尼,故也可稱律藏為毘尼藏;論藏音譯為阿毘達磨。廣義的佛教典籍包含了註疏、佛教史傳、佛教目錄、佛教著作等多方面內容,中國將這樣的佛教廣義佛教經典的匯總成為「大藏經」,或一切經。相對應的,藏傳佛教將經典劃分為甘珠爾丹朱爾兩部,南傳佛教則使用三藏的名稱。由於在稱呼上各地不同,所指也有微妙差別,所以在翻譯上中國習慣使用《大藏經》翻譯其他系統佛教的經典,如稱呼南傳佛教經典為《巴利大藏經》等,而歐美學界經常使用三藏的稱呼(也有採用日文「大藏經」的音譯稱呼者,但相對較少)。需要說明的是,在佛典中明確說明佛陀授權弟子使用方言傳授佛法和記誦經典,因此,對於佛教信仰著來説,各地集結的藏經應該是具有同等地位的典籍集合,並無先天的高下之分(對於非佛教信仰著,本來就不承認佛典為"經典",不承認其神聖性,自然也就無所謂"高下"了)。

[编辑]佛教宗派

主條目:佛教宗派
時間線: 佛教傳承的發展和傳播 (約公元前450年–約公元1300年)
 公元前450年公元前250年公元100年公元500年公元700年公元800年公元1200年




部派佛教大乘佛教金剛乘佛教





 上座部佛教

 
 





藏傳佛教


 小乘佛教
天台宗 禪宗
密宗
 淨土宗 日蓮宗

 公元前450年公元前250年公元100年公元500年公元700年公元800年公元1200年
 圖例: 上座部傳承 大乘傳承 密教傳承

[编辑]漢傳佛教的宗派

[编辑]藏傳佛教的宗派

某些佛教信仰著認爲:佛教各宗派之間並無明顯矛盾,只是修學方法的重點和次第不同。

[编辑]相關條目

[编辑]參見

[编辑]注釋

  1. ^ "Buddhism". (2009).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November 26, 2009, fro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Library Edition.
  2. ^ Religions of the world: numbers of adherents; growth rates. Religioustolerance.org. Retrieved on 2010-10-19.
  3. ^ 佛陀是創世主嗎?.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正體中文).
  4. ^ Ghanshyam Shah. Class, caste and community of South Indian industrialists: An examination of the Horatio Alger Mode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Vol. 20, No. 3: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1985-1-19:  132-136 (英文).
  5. ^ Robin Rinehart. Contemporary Hinduism: Ritual, Culture, and Practice. ABC-CLIO. 2004:  448. 9781576079058 (英文).
  6. ^ 上座部巴利經典-轉法輪經 Dhamma cakkapavattana Sutta
  7. ^ 基本佛學 第五課 四聖諦(一)苦諦. 中台世界 [2009-2-2] (正體中文).
  8. ^ 基本佛學 第六課 四聖諦(二)集諦. 中台世界 [2009-2-2] (正體中文).
  9. 9.0 9.1 基本佛學 第七課 四聖諦(三)滅諦、道諦. 中台世界 [2009-2-2] (正體中文).
  10. ^ 參見呂秋逸《中國佛學淵源略講》、《印度佛學淵源略講》等書
  11. ^ India. magazine.com [2010-09-01].
  12. ^ 《飲冰室合集·專集》第54,第9頁
  13. ^ Albert Einstein on God and Buddhism

[编辑]參考文獻

  • 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
  • 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 《中國佛教通史》. 台北: 佛光出版社. 1986.
  • 印順《印度佛教史》
  • 周叔迦. 《印度佛教史》. 中華書局. 2004-11-1. ISBN 7101005446.
  • 任傑《略講觀修三寶功德及其意義》
  • 趙樸初. 《佛教常識答問》. 北京出版社. ISBN 7-200-04718-X.
  • 野上俊靜《中國佛教史概說》ISBN 957-05-0812-4
  •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ISBN 986-7892-66-6
  • 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ISBN 957-598-209-6
  • 聖嚴法師《菩薩戒指要》ISBN 957-8473-09-5

[编辑]延伸閱讀

[编辑]中文書籍

[编辑]外文書籍

  • Bechert, Heinz & Richard Gombrich (ed.) (1984). The World of Buddhism, Thames & Hudson.
  • Cousins, L. S.. The Dating of the Historical Buddha: A Review Articl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96, Series 3 (6.1): 57–63 [2007-07-11].; reprinted in Williams, Buddhism, volume I; NB in the online transcript a little text has been accidentally omitted: in section 4, between "... none of the other contributions in this section envisage a date before 420 B.C." and "to 350 B.C." insert "Akira Hirakawa defends the short chronology and Heinz Bechert himself sets a range from 400 B.C."
  • Davidson, Ronald M.. Indian Esoteric Buddhism: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Tantric Movemen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231126190.
  • de Give, Bernard. Les rapports de l'Inde et de l'Occident des origines au règne d'Asoka. Les Indes savants. 2006. ISBN-10: 2846540365 (法文).
  • Gethin, Rupert. Foundations of Buddh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0-19-289223-1.
  • Harvey, Peter. 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 Teachings, History and Practic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0-52-131333-3 (英文).
  • Lamotte, Étienne (trans. from French). Teaching of Vimalakirti, trans. Sara Boin.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1976:  XCIII. ISBN 0710085400.
  • Skilton, Andrew. A Concise History of Buddhism. Windhorse Publications. 1997. ISBN 0904766926.
  • Williams, Paul. Mahayana Buddhism: the doctrinal foundations. London: Routledge. 1989.
  • Williams, Paul (ed.) (2005). Buddh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Religious Studies, 8 volumes, Routledge, London & New York.
  • Armstrong, Karen. Buddha. Penguin Books. 2001:  187. ISBN 0-14-303436-7 (英文).
  • Buswell, Robert E. (ed.).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MacMillan Reference Books. 2003. ISBN 978-0028657189 (英文).
  • Coogan, Michael D. (ed.).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World Relig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1-84483-125-6 (英文).
  • Donath, Dorothy C.. Buddhism for the West: Theravāda, Mahāyāna and Vajrayāna;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Buddhist history, philosophy, and teachings from the time of the Buddha to the present day. Julian Press. 1971. ISBN 0-07-017533-0 (英文).
  • Gunaratana, Bhante Henepola. 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 Wisdom Publications. 2002. ISBN 0-86171-321-4 (英文). Also available on this websites:saigon.com urbandharma.org vipassana.com
  • Juergensmeyer, Mark. The Oxford Handbook of Global Religions, Oxford Handbooks in Religion and The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195137989 (英文).
  • Lowenstein, Tom. The Vision of the Buddha. Duncan Baird Publishers. 1996. ISBN 1-903296-91-9 (英文).
  • Kohn, Michael H. (trans.). The Shambhala Dictionary of Buddhism and Zen. Shambhala. 1991. ISBN 0-87773-520-4 (英文).
  • Morgan, Kenneth W. (ed), The Path of the Buddha: Buddhism Interpreted by Buddhists, Ronald Press, New York, 1956; reprinted by Motilal Banarsidass, Delhi; distributed by Wisdom Books
  • Nattier, Jan. A Few Good Men: The Bodhisattva Path according to The Inquiry of Ugra (Ugrapariprcch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ISBN 0-8248-2607-8(英文).
  • Robinson, Richard H., and Johnson, Willard L.. The Buddhist Religion: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 1982. ISBN 0-534-01027-X.
  • Sinha, H.P.. Bhāratīya Darshan kī rūprekhā (Features of Indian Philosophy). Motilal Banarasidas Publ.. 1993. ISBN 81-208-2144-0.
  • Smith, Huston; Phillip Novak. Buddhism: A Concise Introduction. HarperSanFrancisco. 2003. ISBN 978-0060730673.
  • Thanissaro BhikkhuRefu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uddha, Dhamma, & Sangha (3rd ed., rev.). 2001.
  • Thich Nhat Hanh. The Heart of the Buddha's Teaching. Broadway Books. 1974. ISBN 0-7679-0369-2.
  • Thurman, Robert A. F. (translator). Holy Teaching of Vimalakirti: Mahayana Scriptur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6. ISBN 0-271-00601-3.
  • Walpola Rahula. What the Buddha Taught. Grove Press. 1974. ISBN 0-8021-3031-3.
  • White, Kenneth. The Role of Bodhicitta in Buddhist Enlightenment Including a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of Bodhicitta-sastra, Benkemmitsu-nikyoron, and Sammaya-kaijo. The Edwin Mellen Press. 2005. ISBN 0-7734-5985-5.
  • Yamamoto, Kosho (translation), revised and edited by Dr. Tony Page. The Mahayana Mahaparinirvana Sutra. (Nirvana Publications 1999-2000).
  • Yin Shun, Yeung H. Wing (translator). The Way to Buddhahood: Instructions from a Modern Chinese Master. Wisdom Publications. 1998. ISBN 0-86171-133-5.
  • Indian Books Centre. Bibliotheca Indo Buddhica Series, Delhi.
  • Ranjini. Jewels of the Doctrine.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编辑]外部連結